圣徒安息的无比荣美   巴克斯特     让我们再稍走近些,看这安息还具备哪些荣美之处。愿我们在近前观看的同时,主将我们藏在磐石穴中,用祂宽厚的恩手遮掩我们。(参出33:22)   1.圣徒的安息是极大的殊荣,被称为赎买来的产业,(参弗1:14)是上帝爱子的宝血结出的硕果;也是其首要的成果,是那宝血结出的一切果子、产生之一切功效的最终目的与完善。主为我们舍命,没有什么爱比这更大的了。(参约15:13)在安息中,我们的救赎主近在眼前,而我们心里对主为我们受死、流血的爱那时仍记忆犹新!想到是在这流淌的宝血中,我们得以渡过世界的暴虐、撒但的陷阱、肉体的诱惑、律法的咒诅、上帝受冒犯的震怒、愧疚良心的控告、恼人的疑惑,还有小信之心的忧惧,如今终于安然来到上帝的面前,我们的心将会充满持续不断的喜乐!眼下主向我们呼喊着:“你们一切路过的人哪,这事你们不介意吗?你们要观看,有像这临到我的痛苦没有?”(参耶哀1:12)我们却极少留意那悲切的声音,极少转过头来察看祂的伤口。而到那时,我们得完全的灵魂却能感受这爱,并因这爱而心中燃起对祂的挚爱之火。蒙救赎的圣徒将会以惊人的感悟能力,永久地仰望他们配得称颂的救赎主!祂既是那救赎他们的,又是那赎价,也是他们的产业!那时看着他因爱而来的伤口,引起的不再是我们懊悔的伤痛。主复活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对罪孽深重的罪人说的:“妇人,为什么哭?”(参约20:15)祂知道如何唤起蒙恩者的爱与喜乐,而不再是悔恨的阴云和倾盆的泪雨。我们所享有的既是用最亲密朋友的性命换来的,我们就会对它百般地珍惜!朋友临终时若将一件他爱的象征物赠给我们,我们一定会精心地收藏,此后每当看到它的时候,我们就会想起这位朋友,就像上面签着他的名字一般!我们主的死、主的血,难道不更会永远使我们得到的荣耀充满着对祂爱的甜蜜吗?我们购买货物时会记下所付的价钱,同样,在我们的称义和荣耀上也将写下其重价——基督的宝血。祂受难,是为满足唯有血价才能满足的公义要求,是为担当罪人本该担当的罪责,这样,他们才能重得失丧了的生命和因堕落而失去的福祉。基督救赎的作为使天父大得喜悦,父因此赋予基督权柄以提升祂所拣选的人,赐他们基督自己所得的荣耀;而这一切“原是那位随己意行做万事的,照着祂旨意所预定的。”(弗1:11)   2.圣徒冠冕上的另一颗明珠则是,这安息乃无偿的赠与。赎买而来与白白赐予,这两者是连接上帝圣殿柱顶花环的两条金链。(参王上7:17)基督为此付上了重价,在我们却是无偿得来的。在基督的赎价面前,黄金白银相形之下都不值分文,我们的祷告、流泪,以及任何价值不及基督宝血的,也都远远不足付这赎价,我们能付出的只不过是接受的行动;这安息,我们是白白得来的,是千金难买的无价之宝。以感激之心接受别人为我们偿清债务,绝不等于我们自己还债。天父若白白地赐下祂的独生子,爱子又白白地为我们偿清了罪债,上帝若是本可以要求我们偿还本金,却情愿接受爱子的偿付方式;我们只要诚意接受,圣父和圣子就白白赐我们赎回的生命,假若父与子又白白地差圣灵来,使我们有能力去接受;那么,这其中难道还有什么不是我们白白得来的吗?惊异地想到这一切竟是白白得来,圣徒将会怎样永远不停地赞美主啊!他们必这样感叹道:“主在我内心看到了什么,竟判我适合进入如此佳境?昔日我只是可怜、病态、受鄙视的罪人,如今竟被披上荣耀的光辉!昔日我这在地上爬行的蠕虫,如今竟被提升到如此尊贵的地位!不久前,我还在呻吟、悲泣、死亡之中,此刻心中却是喜乐满溢!而且,我的身体正在朽坏之中,却从坟墓中获救,我正感觉在尘土、黑暗中好像已被遗忘,顷刻之间却置身于上帝的宝座前!我竟能如末底改,从被掳之囚中获救,来到王面前,(参斯2:6;8:1)又能如但以理,从狮子坑中获救,又被立为总长,统管众总督与通国!(参但6:23;6:2-3)谁能测度这无尽的爱呢?”倘若要以是否配得做我们被接纳的先决条件,我们恐怕只能像使徒约翰那样坐在那里大哭了,因为没有人配得。唯有“犹大支派中的狮子”是配得的,且祂已得胜了;是凭着祂的名号,我们才有份于这安息。(参启5:4-5)在那里,我们将奉上大卫曾经不肯受的,(参代上11:18)更为我们白白得来的安息赞美主。在世上,我们的使命则是:“白白地得来,也要白白地舍去。”(太10:8)   若说我们的安息是无偿得来,其中并没有我们的功劳,已经够稀奇了,说这安息的得来正与我们的功劳相抵触,与我们只能招致自己灭亡的长期努力相抵触,就更令人称奇了。那时,想到我们应得的惩罚与我们领受的大恩之间的天壤之别,想到我们本该落入的悲惨下场与我们所处的蒙福结局之间的天壤之别,再朝地狱里望下去,看地狱与我们所领受的之间的天壤之别,我们会是何等惊诧无比啊!想到“那地狱原是罪要带我去的地方,基督却把我领到这里!在那里,死原是我为自己的罪应付的代价,上帝却借着我主耶稣基督赐我这永生作礼物。是谁使我得此截然不同的结局?若任我偏行己路,随心所欲,此刻我岂不早已身陷地狱的火海了吗?若不是当初上帝出于怜悯领我脱离灭亡之路,我岂不会在所多玛耽延,直到被毁灭之火吞没吗?”如此华贵的冠冕,竟戴在如此败坏的罪人头上,如此高的提升,竟与如此长久的不结果子、不仁不义发生在同一人身上,如此罪孽的反叛,竟能以如此十足的喜乐告终。这些无疑会成为我们永远的感叹!但所有这些无一归功于我们自己,也不归功于我们的任何灵修、辛劳,更不归功于我们的疏懒。我们知道赞美当归与谁,且永远要将赞美归给祂。正是为此目的,那无限的智慧才将人类拯救的全盘计划浇注在“赎买”和“无偿”的模具中,为的是让人的爱与喜乐得以满足,使恩典的尊荣被高举到极致;使人的功劳之念头无法模糊或遮盖恩典的旗帜,也使天国之门因这两个枢纽而得以开启。因此,让人的“配得”二字写在地狱之门上吧!在天国与永生之门上,却将鲜明地写着——“白白赐下的恩典”。   3.这安息为众圣徒所特有,它不属于任何其余的人类之子。整个埃及若都在光照之下,以色列民享受到的光也不会少;但那光若是唯以色列民得以独享,他们的左邻右舍却活在幽暗之中,就使以色列民更加意识到自己受到了何等特殊的恩待。特殊的恩典比一般的恩典更能打动人心。法老倘若和以色列民一样安然渡过红海,红海对于以色列人就失去了如此之大的纪念意义。(参出14:26-29)若不是其他所有世人都被洪水吞没,挪亚的得救就不足为奇。若不是所多玛、蛾摩拉剩下的居民尽都被毁灭,罗得的得救也不会为人称道。(参创7:23;19:29)正因一人得蒙光照,另一人却被留在黑暗里,一人被更新,另一人仍受着自己情欲的奴役,才使得圣徒惊呼:“主啊,为什么要向我们显现,不向世人显现呢?”(参约14:22)只因上帝单单向以色列所有寡妇中的一个差派了先知,又在所有大麻风患者中只洁净了一个乃缦,(参王上17:8-16;王下5:27)祂的怜悯才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到两个同睡一床的人,两个同在地里耕作的人,一个被提,另一个被撇下之时,(太24:40)必是双方都感受特别强烈之日。到那时,众圣徒俯首看那火湖,就会在倍感庆幸的同时,在颂扬上帝的公义审判的同时,欢喜髙歌:“昔在、今在的圣者啊,你这样判断是公义的!”(启16:5)   4.然而,这安息虽为圣徒独享,却为全体圣徒共享;因为蒙福的众灵——即圣徒与天使——将在天上汇总,成为得完全之圣徒的团体,基督则是这团体的头。至此,圣徒的合一才告完成。我们曾怎样一同劳力、一同侍奉、一同受危难、受困苦,那时也必怎样一同大得报偿和解救。我们曾怎样一同受讥讽、受轻蔑,那时也必怎样一同得接纳、得尊荣。我们曾怎样一同度过忧伤的日子,那时也必怎样一同享受蒙福的日子。与我们一同受逼迫、监禁的,那时必与我们同住安慰之所。我们曾常常叹息,仿佛异口同声;我们曾有泪同流,我们的渴慕曾是我们合一的祷告。而到那时,我们所有的赞美都将汇成同一个旋律,我们所有的教会将汇成一个教会,因为我们必要在基督里合而为一,就像祂与父合而为一。(参约17:2)当然,我们必须谨慎,不要在圣徒身上寻找只存在于基督里的事。不过,预想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同住天国既是我们合法的喜乐,到亲眼看见并实际享有这一切时,我们又会怎样无比欢欣啊!每想到那日,我们将与摩西同唱,将与大卫同吟诗歌赞美上帝,将与所有得赎的灵魂永远同声颂赞那羔羊;想到我们将看到以诺与上帝同行,看到挪亚享受其独行义路的结果,看到约瑟享受他诚实廉洁的结果,看到约伯享受其恒心忍耐的结果,看到希西家享受其行正事的结果,而所有圣徒都享受信心的结果,我们怎能不深感快慰!在那里,我们不仅要见到与自己相识的圣徒,还要结识各时代我们不曾谋面的所有圣徒,并与他们和睦相伴。不仅是圣徒,天使也将成为我们蒙福的相知。如今甘心侍奉我们的牧者,那时将欣然与我们一同欢乐。那些曾因我们悔改在天上有大欢喜的,在我们得荣耀时将会欢然与我们同乐。那时,我们才能恰如其分地像大卫那样说:“凡敬畏你的人,我都与他作伴。”(诗119:63)我们那时“乃是来到锡安山,永生上帝的城邑,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那里有千万的天使,有名录在天上诸长子之会所共聚的总会,有审判众人的上帝和被成全之义人的灵魂,并新约的中保耶稣。”(来12:22-24)属天安息最美好的地方就在于,我们将“与圣徒同国,是上帝家里的人”(弗2:19)。   5.圣徒安息的另一特点是,我们将从上帝直接支取喜乐。现在我们的喜乐没有一样是直接从上帝而来的——都是从地球,从人,从太阳、月亮,从天使的帮助,从圣灵,从基督而来——都是二手、三手的,甚或更多,有谁知道?在天使手中,那喜乐虽不受罪人瑕疵的影响,但毕竟受到受造之物之不完全的影响;而喜乐若是来自于人,就必然受到罪人的瑕疵和受造之物不完全这两种影响。上帝的道本身是何等的活泼,鞭辟入里!(参来4:12)而一经人的软弱之手,却常不能深入人心。那配得称颂的福音字字珠玑,句句千金,足以深人、刺透最迟钝的灵魂,完全支配人的思想和情感;而一经人手,它却常像水溅洒在石头上!我们所经管的上帝的事虽是属天的,但我们的处理方式却是属人的。我们能接触到的上帝之事少得可怜,却无处不留下我们自己的手印。上帝若是亲自讲道,那道就必定是鞭辟人里、感化人心的道。基督徒即使在世上也可凭经验得知,最直接得来的喜乐——最少有人的参与,径直从圣灵而来的——往往是他能感受到的最甘甜的喜乐。常在私下祷告、默想的基督徒往往是最富有活力与喜乐的人,因为他们的来源直接得多,是从上帝本身而来。这不是说,我们应当放弃听道、读经、讨论,忽视上帝的圣礼,而是说,在运用这些手段时,生命要活在高处,这才是基督徒应有的心态。在这些间接领受中固然也有喜乐,但满足的喜乐却只寓于与上帝毫无阻隔的同在之中。那时,我们没有烛光也必有光照,没有太阳也必如永昼,因为“那城内又不用日月光照,因有上帝的荣耀光照,又有羔羊为城的灯。不再有黑夜。他们也不用灯光、日光,因为主上帝要光照他们,他们要作王,直到永永远远。”(启21:23;22:5)到那时,我们的心不是靠圣经照明,也不以成文的律法为生活准则,因主将让律法成全在我们心里,我们都会在上帝面前完备地受教。我们那时的喜乐不是从应许支取而来,也不是凭借信心或盼望支取的。那时,我们不靠圣礼和“这葡萄汁”与主生命相通,基督将在祂父的国里同我们喝新酒,(参太26:29)以直接享受上帝作安慰之酒,使我们酣畅。有需求却没有供应,这是沉沦地狱者的状态。有需求而靠受造之物得供应,这是我们在地上的状态。有需求而直接从上帝那里得供应,将是天国里圣徒的状态。全然自足而毫无需求,乃是上帝固有的特权。   6.这安息的另一不凡之处在于,它的到来恰逢其时。那位指望自己的葡萄园按时令结好葡萄,又让他的子民“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时候结果子”的,也必适时地赐他们以冠冕。(赛5:1-7;诗1:3)那位在人困乏时用喜乐的言语扶助他的,(参赛50:4)也必将适时地让大喜乐的时刻来临。那些行善不丧志的,若不灰心,到了时候就要收成。(参加6:9)既然连背叛祂的人上帝都不忘按时赐他们春雨秋雨,又为他们定下收割的节令,立约定下四季中的白日黑夜,(参耶33:25)那么祂荣耀的收获也一定不会误了节气。毋庸置疑的是,上帝一天都不会延误自己的应许,在“正满了四百三十年的那一天”就将以色列带出埃及,(参出12:41)在祂子民得荣耀的时节上,祂也不会延误哪怕一天或一个小时。我们在世上度过了黝黯的漫漫长夜之后,那时东方破晓、公义的日头升起,岂不是恰逢其时?我们在艰难险阻中走过漫长而沉闷的旅程之后,那时回家岂不是恰逢其时?我们在进行过长期殊死的争战,落得遍体鱗伤之后,在得胜中享有平安,岂不是恰逢其时?人们活在无休止的厌烦之中,特别是圣徒,他们的极度厌烦是世人无法感受到的;这厌烦有时是因人们蒙昧的头脑,有时是因人们刚硬的心肠,有时来自于自己平日的疑惑、忧虑,有时是因缺乏灵里的喜乐,还有时是因感受到上帝的震怒。在困顿中的基督徒渴望得自由,为此经年祷告和等候之后,那时这自由来得岂非恰逢其时?我们常悲叹在旷野中望不见迦南地,在外邦之地听不见锡安的歌声,在汪洋大海中找不见港湾,在赤日炎炎之下得不到安息,在离开这地之前见不到天国,所有这些岂不皆因时候未到吗?   7.这安息来得不仅适时,且完全适合于圣徒永恒的生命。圣徒的全新特性恰好符合他们面对这安息时的心态。其实,他们的圣洁只是来自其火源的小火花,且是基督的灵在他们心中点燃的,圣徒心中因此而燃起的圣洁之火念念不忘其属天的来源,时时注视着其发源之地。世间的冠冕、国度都不能使圣徒得安息。由于圣徒不是以如此低廉的价格赎买来的,他们被赋予的因此也不是如此低下的特性。由于上帝要从圣徒得的是灵里的敬拜,与祂本身属灵的特性相符,于是祂要赋予他们属灵的安息,与他们属灵的特质相符。认识上帝和他的基督,在与上帝、基督的相爱中得满足,在享受天父上帝和不停颂赞祂圣名中永远长乐,这便是圣徒的天堂。那时,我们将活在自己的本原之中。眼下,我们就像水缸中的鱼,水缸只可供我们生存;可它怎能与浩瀚的大海相比?眼下,我们所得的是放进来的少许空气,可容我们呼吸,可它怎能与锡安山上扑面而来的馨香清风相比?眼下,我们所得的只是一缕阳光,照进我们的幽暗,只是一丝温暖容我们不至冻僵,到那时,我们却要永远活在那光源之中,其火热将使我们永远地充满生机。圣徒的品性如何,他们心中之所求也如何;与此安息相适的将是我们新特性之所求。我们心中的欲望若仍属败坏,仍在歧途上,弃绝它、湮灭它,比满足它需要大得多的恩典。而属灵的渴望却是上帝亲手播种的,祂无疑会浇灌它,使其生长茂盛。上帝激起了我们饥渴慕义之心,为的是让我们在满足这渴慕中蒙福。基督徒啊,这安息正是你心之所求,涵盖着你内心所向往的一切,正是你渴盼、祈求、为之辛勤努力的。在天国里,你将得到这一切。在地上,你情愿拥有基督里的上帝,胜过拥有整个世界,在天国里,你就必得到祂。眼下你对祂的爱没有十足的把握吗?在天国里,你将对祂的爱确信无疑。作为基督徒,你可以极尽所愿,竭力而求,上帝必将你所愿所求的赐给你,不只是半个国度而已,而是让你享受整个国度,更有这国度的王。我们如今是在渴望与祈求中度日,而我们的永生却要在满足与享受中度过。这安息不仅与圣徒的性质和渴望相合,也完全符合圣徒的需要。这安息所包含的正是圣徒的真正所需,那时提供给他们的不是受造的舒适安乐之总和,那些就如大卫身上扫罗的战衣,与其说使他们受益,不如说是他们的累赘。(参撒上17:38-39)圣徒最需要的是基督和完全的圣洁,这正是上帝将要提供给他们的。   8.不仅如此,这安息更是绝对完美的。到那时,我们将要享受的是没有悲伤的喜乐,不会厌倦的安息。在那里,我们的美德中不再夹杂败坏,我们的安慰中也不再伴着痛苦。在那宁静的港湾里,不再有如今将我们抛上抛下的恶浪。在世上,我们今天安好,明天就可能患病,今天受尊敬,明天就可能受羞辱,今天高朋满座,明天就可能形影相吊;况且,我们的杯中不仅有酒,也有醋。(“醋”在《诗篇》69:21中指邪恶势力对义人的迫害。在太27:48、可15:36、路23:36、约19:29中,罗马兵丁给耶稣喝醋均从此意。)启示纵令将我们提上三层天,撒但的使者也必随之向我们发动进攻,肉体上的刺也会让我们降到地上。在天国里,却全然没有这样的变幻无常。完全的爱若能除去惧怕,(参约壹4:18)那么完全的喜乐就必能除去忧伤,完全的幸福也必定能驱逐一切残存的痛苦。那时,我们将彻底摆脱所有从罪与苦而来的恶,从而得安息。   天国最彻底排除在外的莫过于罪,不论它是人性中的罪性还是行事为人中的罪孽。因为经上说:“凡不洁净的,并那行可憎与虚谎之事的,总不得进那城。”(启21:27)天国若可容纳不完全的灵魂,基督又何须曾经一死?正如使徒约翰所说:“上帝的儿子显现出来,为要除灭魔鬼的作为。”(约壹3:8)基督的宝血、祂的圣灵做完所有这工,最终绝不会把我们留在污秽之中。“光明与黑暗有什么相通呢?基督和彼列〈‘彼列’就是撒但的别名)有什么相和呢?”(林后6:14-15)基督徒啊,一旦你进入天国,就不会再犯罪了。你长久以来为自己不犯罪祷告、谨守,这对你岂不是最可喜的消息?我知道,你只要有选择,就情愿选择远离罪恶胜过拥有整个世界。到那时,你的愿望必得到满足。曾在各项侍奉中与你形影不离的硬心和污秽想法,到那时将永远地留在身后。你的心智也不再会受蒙昧无知的干扰,所有难解的经文到那时都会变得清楚明了,所有看似矛盾之处都将变得和谐一致。如今最可怜的基督徒,到那时会比地上所有圣徒都完美属天。到那时,一切谬误都会永远地消失,我们的心将被上帝自己充满,祂的光耀将使我们里面不再留下一丝阴影,那该是何等令人快活的日子啊!到那时,上帝的面光就是供我们解读真理的经文。不少虔诚人今生因误以为是的热情而使弟兄受骗、堕落,在他们发现自己的谬误后,又不知如何使弟兄醒悟。然而在天国里,我们必在真理中合一,如同在那就是真理的主里合一。我们还将摆脱自己意愿、情感、行为中的一切罪而得安息。到那时,我们不再存有眼下导致我们远离上帝的叛逆本性,不再受败坏势力的压迫,也不会再因这些败坏的存在而烦恼——到那时,没有骄傲、暴躁、懈怠、麻木不仁能再进人我们的心;我们与上帝和属上帝的事不再陌生;我们对祂的情感不再冷漠,我们的爱里也不再有缺欠;我们的行为不再表里不一,让圣灵担忧,我们也不再会有任何的丑行或不圣洁的行为。我们将永远地止息这一切而得安息。到那时,我们的心意必与上帝的旨意契合,如同镜子内外的面孔一模一样,而且我们将永远也不再背离这种状态,像背离我们的律法、定则一样。“因为那进入安息的,乃是歇了自己的工,正如上帝歇了祂的工一样”。(来4:10)   受苦是人类犯罪的结果,而在天国里,两者必将一同止息。   那时,我们必将止息了对上帝大爱的所有疑惑,不再有“疑惑有如长在好土地上的蒺藜恶草”的说法,疑虑到那时将被统统拔除,不再能搅扰蒙恩的灵魂。我们也不再能听到诸如此类的话:“我该做些什么才能知道自己的结局?我怎样才能知道上帝真是我的父?怎样才能知道我的心是正直的?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的悔改是否真实?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的信是真诚的?我深怕自己的罪没有得赦免,深怕自己所做的全是虚伪,深怕上帝不接纳我,深怕他不听我的祷告。”所有这些在安息中都将化作对上帝的赞美。   我们将从一切上帝不喜悦的感觉中得安息。地狱不会混杂在天国之中。已蒙恩的人在地上思念上帝,有时会感到烦躁不安,沉吟悲伤,内心惊恐,不肯受安慰;仿佛上帝用忿怒重压其身,又用一切的波浪困住他。(参诗77:2-3;88:7)但那蒙福的日子将使我们确信,上帝虽然会一时向我们掩面,却要以永远的慈爱怜悯我们。(参赛54:8)   到那时,我们不会再受撒但的任何试探。基督徒可以既着意抗拒诱惑,又受引诱而不认自己的主,这是何其可悲的事啊!对基督徒心理的这类可怕暗示,放进他想象中的这类亵渎想法,是多么折磨人啊!它有时是把上帝想得残酷,有时是低估基督的念头,有时是对圣经的怀疑,还有时是对上帝安排的诽谤!它有时是受迷惑而信靠世上的事,有时是玩弄犯罪的诱饵,冒险追求肉体之乐,还有时干脆是无神论本身!尤其是在我们明知自己诡诈的心如同火绒见火即燃时,这种折磨就更甚!撒但在地上虽有权在旷野中试探我们,牠却无法进入那圣城;撒但可以让我们站在地上耶路撒冷的殿顶上,牠却无法接近新耶路撒冷,牠可以把我们带上高耸的险峰,牠却上不了锡安山,即使牠能,到那时已被我们主的国度全然吸引的灵魂也会将世上的万国及其荣耀视为粪土。是的,撒但到那时再试图诱惑我们也是徒劳。   我们所有来自世界和肉体的诱惑到那时也必停止。在地上,我们无时无刻不活在危险之中。每个感官、每个肢体都是一个诱惑的陷阱;每个受造之物、每种怜悯、每种责任对我们都会成为一张网罗。我们几乎无法睁眼而不见危险——或是妒忌比我们地位高的人,或是藐视地位不及我们的人;或是垂涎别人的名望、财富,或是傲慢、冷酷地看待别人的贫寒窘迫。看见外形姣好的人,则诱发我们的情欲,看见有残疾的人,就引发我们的鄙夷之心。毁谤人的传言、无聊的谈笑、放纵的言语多么轻易就能潜入我们的心!我们需要多么经常、着力警醒自己之所好啊!有英俊美貌吗?我们就以此为傲!有残缺吗?我们就心生怨怼!长于思考、才高过人吗?这多容易使我们自我膨胀,寻求人的喝彩,轻看自己的弟兄啊!学浅才疏吗?这又多么容易让我们小看自己不具备的学问!身居权位吗?滥用他人的信任、独断专行、以一己之私规范、支配他人的利益,会成为多么大的诱惑!自愧弗如吗?这多么易使我们妒忌他人的长处,将他们的言行置于我们的审判之下!我们能否富有而不过分炫耀,贫穷而不忿忿不平?我们能否不懈怠己责,不以事工替代基督呢?这不是上帝为我们设下的网罗,而是我们的败坏使这些变成了我们的网罗。所以,我们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网罗。我们的安慰在于,未来的安息将使我们摆脱这一切。撒但既无法进入那安息,那时就无法再加害于我们了;相反,那里的万事都将同我们一起赞颂我们伟大的救主。   到那时,我们怎样从试探中得安息,也必将怎样从世界的暴行、逼迫中得安息。祭坛下灵魂的祷告那时将会得到回应,上帝必因地上的人流他们的血为他们伸冤。(参启6:9-10)那将是圣徒得冠冕,得荣耀的时刻。如今,“凡立志在基督耶稣里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提后3:12),到那时,凡和基督一同受苦的,也必和主同享荣耀。(参罗8:17)眼下,我们只能因基督的缘故被众人恨恶;到那时,基督却要在祂遭人恨恶的圣徒身上得荣耀。(参太10:22;帖后1:10)在地上,我们成了一台戏,给世人和天使观看,被看作世界上的污秽,万物中的渣滓,(参林前4:9,13)人们排斥我们,辱骂我们,把我们的名当作卑贱而厌弃;到那时,我们却要因所得的荣耀而在同等程度上受瞩目,而逼迫我们的人不管是否愿意,都必被关在圣徒的教会之外,与我们隔绝。眼下,我们几乎不能在家里祷告或赞美上帝,我们的声音让世人恼怒,到那时,看到我们赞美、欢喜而他们在呼号哀哭,他们会怎样地受折磨啊!弟兄们啊,你如今只要做上帝的工,就会失去世人的爱;但请想想,在天国里无人不争相为你的工作助力,无人不与你同心欢喜,同声赞美。在那之前,你却要在忍耐中保全自己的灵魂。(参路21:19)你要将所有的羞辱编作冠冕戴在头上,把它看作比世上财富之总和还要大的财富。因为,“上帝既是公义的,就必将患难报应那加患难给你们的人,也必使你们这受患难的人与基督同得平安。”(帖后1:6“与基督”在圣经原文中作“与我们”。)   到那时,我们也会从彼此之间令人痛心的分裂和基督徒不该有的纷争中得安息。在地上曾分歧重重的圣徒,在天上却要和睦相处,那将是一幅多美的图景啊!彼处不再有争竞,因为傲慢无知,腐败堕落都将荡然无存。彼处不再有结党营私,也不再有针对弟兄的谋算。天上倘若有痛心或羞愧,那肯定是因我们记起了自己在地上的所作所为,正如约瑟的弟兄们见到约瑟时记起他们先前如何冷酷地待他一样。所有世人都反对我们难道还不够,我们自己难道还要彼此相争吗?这时,受逼迫的日子反显得可贵了,因为逼迫使我们在相爱中紧密团结,而信仰自由的阳光和教会的兴旺却被我们的内部相争碾作尘土!圣徒在荣耀中安息的日子更显得可贵,因为在那里,只有一位上帝、一位基督、一位圣灵,所以我们能永远地保持同心合一,教会合一,侍奉合一。   到那时,我们也要从分担弟兄的疾苦中得安息。地上的教会犹如一所医院!有的在蒙昧无知、心灵麻木中叹息,有的因不结果子的软弱而苦闷,有的在行为不端、明知故犯中流血,有的为贫穷匮乏而哭泣,有的因病痛疾患而呻吟,还有的为接二连三的灾难而悲苦难言。而远比这大得多的忧伤却是,看到我们所珍视的亲密朋友偏离基督的真理,罔顾基督也罔顾他们自己的灵魂,什么都不能使他们从危险中觉醒——看着不敬上帝的父亲或母亲,弟兄或姐妹,妻子或丈夫,子女或友人,想到他们若在这未得重生的状态下死去,就注定要永远地沦入地狱,想到福音离开了,荣耀从我们的以色列身上移去,诸多可怜的灵魂甘愿留在黑暗与赤贫之中,却吹灭了本可以为他们照明,使他们得救的光!得安息的日子将使我们从这一切之中解脱出来,哀伤的日子将告结束。主啊,那时“你的居民都成为义人,要永远地承受地土,成为你种的栽子,成为你手的工作,使你得荣耀”。(赛60:21;诗37:26)   到那时,我们也必从自己个人的苦难中得安息。在生活于安逸、富足之中的人看来,这似乎不算什么;而对日复一日地遭受磨难的人来说,想到天国就会令他们欣慰无比。可叹,我们眼下的日子虽生犹死,每时每日都充满了苦难!我们的救主容许一定的苦难落在我们身上,是为让我们知道自己当看重的是什么,提醒我们当看轻的又是什么,才能在祂智慧、恩典的计划中有用,才能让我们在最后完全的复原中获益。痛苦侵袭着我们的每个感官,占有着我们灵与肉的每个部分及其能力;有哪一个部分是在独受其苦,独遭摧残?而到永恒的安息来临之时,罪和血气,泥土及其痛楚都将被抛在身后。那福境中是何等的祥和,除了恒久悦人的平安之外,不再有搅扰!那福境中只有安康,没人罹患疾病!那福境中充满了喜庆,凡进入那里的都做了王!那福境中是圣徒的大会合,凡在其中的都是祭司!那是何等自由的国度,除了在至髙君王面前之外,无人再是仆人!到那时,如今的穷苦者必不再劳顿——不再受饥渴、寒冷、赤身露体之苦,也不再有刺骨严寒或赤日炎炎。我们的脸上不再有苍白与哀伤;再没有友情的破裂或好友的离散,我们的关系中不再伴有烦恼,我们的住所中也不再听到哀声,上帝将擦去我们一切的眼泪。(启21:4)我的灵魂啊,暂且忍耐你在地上帐棚里的软弱吧,过不多时,你救主的脚步声就要在你门前响起。   那时,我们也要从尽责的辛劳中得安息。尽心尽力的官长、父母、牧者常抱怨说:“我身上的担子实在太重了!”每种关系、每个国家和时代都赋予我们不同的责任,认真尽责的基督徒因此会怨嗟道:“担子又重,我又软弱,真让我不堪重负!”而为我们存留的安息将卸去我们所有的重担。   同时,我们也将从因不在上帝里面而必然伴随我们的各种扰人的烦恼中得安息。混杂在我们的向往与盼望、渴慕与等待中的烦恼,那时都会止息。我们不再会探看箱中而嫌财宝太少,不再会探看心中而不见主基督,也不会一次次地在圣礼中寻求祂,这些都将以最蒙福又满足地享有主而告终。   9.我们冠冕上的最后一颗明珠则是——那安息将永无止境。若非如此,一切享受相形之下都会化作乌有。一想到要失去它,我们的喜乐就会由甜变苦。想到一旦失去天国,就连天国里也会有了地狱;正如下地狱的人只要想到有望逃离那里,就会感觉像天堂一样。死亡使得地上所有的快乐都变得暗淡无光。知道快乐将在自己手中流失,会怎样地毁掉我们的快乐!然而,蒙福的永恒啊!在其中,我们的生命不再受这类想法的袭扰,我们的喜乐也不再被这类的忧虑打断;在其中,“我们要成为上帝殿中的柱子,必不再从那里出去”(启3:12)。我们在做奴仆时,身体只是暂时租用的,而且仅以短暂的一生为期,但福音告诉我们:“儿子是永远住在家里。”(约8:35)“我的心啊,你要抛弃对今世之乐的梦想,不要紧抓住世界和肉体不放。你要经常思索,仔细思索‘永恒’这个词。活着,永远活着不死!欢欣,永远地欢欣!这是何等的妙不可言啊!”可怜啊,下地狱的灵魂,哪怕千百万年后你能逃离那里,也会无比快乐!快哉,进入天国的圣徒,哪怕千百万世代之后你被剥夺在天上的权利,也会无比悲哀!“永恒”一词的含义是——罪人将受的折磨、基督徒将得的荣耀乃绝对而永无止境。若是罪人能细察“永恒”一词的含义,我想这必能使他们从沉睡中惊醒。若是蒙恩的人能细察“永恒”一词的含义,我想这必能使他们从最深的痛苦中复兴,并说:“主啊,我既要这样永远活着,我也要永远地爱你。我的喜乐既永不止息,我对你的感恩又焉能止息?可以肯定的是,我既永远不会失去我的荣耀,就永远不会停止赞美你。我和我的荣耀既得以完全,得以长存,我的荣耀就必是你的荣耀,正如我将属于你而不属于我自己一样。你荣耀我的最终目的是荣耀你,因此在你将无比荣耀的冠冕加在我头上之时,荣耀你也将是我的目的。‘但愿尊贵、荣耀归与那不能朽坏、不能看见、永世的君王、独一的上帝,直到永永远远。’”(提前1:17)   至此,我已尽我所能向你展示了正在临近的荣耀之一瞥。然而,在其荣美非凡面前,我的表述是何等的词不达意啊!读者,你若是一位谦卑、真诚的信徒,正在渴望与辛劳中等候这安息,你不久便会亲眼目睹、亲身感受到以上所述都是真实的。当你面对眼前蒙福的胜景而惊叹不已,痛惜世人的愚妄无知和远离此境之时,才能明白以上所述与那安息的全貌相比,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尽管如此,只盼以上内容能燃起你的渴望,激发你的努力。你要起而力行,要猛跑、努力、搏击,并坚持不懈——因为必有荣耀的奖赏在前面等着你。上帝绝不会让你失望;你也不要辜负了自己,不要因耽延而背叛了自己的灵魂,所有一切都是你自己的。基督徒们若能时刻思念如此的荣耀,你想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会成为怎样的人?他们对天国的思念若是鲜活的,又确信如此,他们灵里的光景又会如何?他们的心难道还会是那样沉重?他们的表情难道还会是那样伤感?他们难道还需要从地上求安慰?难道还会那样不愿受苦,惧怕死亡?难道不会切盼早日享受那安息吗?求主医治我们属世的心,免得我们“因为不信,不得进去”那安息(来4:6)。   (选自作者著《圣徒永恒的安息》)